ภาษาไทย
ENG
繁體
Tiếng Việt

歷史

1940’s
尼克爾-H C 5cm f/2

(1946 年,安裝於 Leica 相機使用)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光學工業 (現稱尼康) 開始專注開發更多供消費者使用的設備。同年,尼康決定生產攝影鏡頭,首度開發以下一系列可換式 Leica 接環鏡頭:5cm f/3.5 (1945 年)、5cm f/2 (1946 年)、13.5cm f/4 (1947 年)、8.5cm f/2 (1948 年)、3.5cm f/3.5 (也是 1948 年) 和 5cm f/1.5 (1949 年);據說,這 6 款鏡頭都是 Saburo Murakami 自己設計的。

1950’s
W-尼克爾 3.5cm f/1.8

(1956 年,極速標準鏡頭)

這款經改良的平面型號配備 5 組 7 片鏡片,由知名設計師 Hideo Azuma 製造,最短攝錄距離為 0.9 米,號稱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廣角鏡頭。Azuma 先生成就絕佳,很多人仍然認為他為尼克爾鏡頭平衡色差功能奠下基礎。這款標準廣角鏡頭於 1956 年申請專利,美國專利及商標局 (US PAT) 於 1959 年批准申請,認可其為新型鏡頭。那個時代的 3.5cm 鏡頭主要是 f/3.5 或 f/2.5;所以,但凡快於 f/2 的鏡頭出現,都會被形容為世界「新發明」。

尼克爾-S・C 8.5cm f/1.5

(1952 年)

以下兩位昭和年代的攝影大師比任何其他攝影師都成名得快,他們就是 Ken Domon 及 Ihei Kimura。Ken Domon 以銳利度及紀實精神聞名,他熱愛尼克爾鏡頭,從 35mm 到較大的鏡頭他都喜歡 。另一方面,Ihei Kimura 是著名的 Leica 攝影大師,擅長拍攝充滿人性、展現日常生活態度的快照。Ken Domon 的作品通常被認為充滿陽剛力量,Ihei Kimura 的影像則散發女性風韻和優雅感。不過,他們深深喜愛、並用來創作大部分著名作品的鏡頭,其實是尼克爾 8.5cm f/1.5—兩位大師打破了常人認為尼克爾鏡頭粗劣、不適合拍攝人像的誤解。據說,只要將光圈縮小到某個程度,這款鏡頭拍出來的相片便會很柔和,而且線條分明,但仍能保持色調豐富和動人的散景效果。只要將光圈降低 2 級,即可移除任何明顯眩光,使相片銳利,而對比度適中;將光圈降至 f/5.6-8,更能進一步加深對比度和銳利度。

1960’s
尼克爾-H Auto 2.8cm f/3.5

(1960 年,高效復古型)

這款鏡頭於 1960 年 3 月推出,比尼康 F 遲一年。這款高效鏡頭各方面的規格都是當時最好的,但它的重要性在於讓人認識到單鏡反光相機適合各種用途。當時,大部分相機都配備測距器和可換式鏡頭,但單鏡反光相機仍然沒有任何適用的超卓廣角鏡頭,因此被人認為只適合遠距離拍攝,或拍攝測距器難以捕捉的近距離鏡頭。1959 年面世的尼康 F 經過精心設計,是一款勝過測距器的全效能相機,能夠處理任何情況。為了讓世人充分善用尼康 F,尼康急須開發一款高效廣角鏡頭—尼克爾設計師 Wakimoto 先生大幅修正及改良復古對焦鏡頭視野邊緣色差的弊病,結果研發出效能極佳的 28mm 鏡頭。時至今日,不少人仍然認為:我們今天擁有的鏡頭都比不上這款鏡頭所拍攝出來的影像品質!其拍攝的相片都能如實呈現主體細節,銳利無比,並展現最大光圈的力量。或許,尼克爾鏡頭「拍攝影像清晰銳利、對比鮮明」的形象,正是由這款鏡頭塑造。

微距尼克爾自動 55mm F3.5

(1961 年,單鏡反光高效微距鏡頭)

微距攝影通常與仿製品和微型複製品相提並論。戰後不久,日本決定引入美國沿用的微型存檔系統頂尖技術,以保管寶貴的歷史資料及文件。不過,該系統當時的光學技術只能支援很微小的最大光圈,欠缺解像效能;特別是當時使用的漢字通常都有很多筆劃,要拍攝出來的字體清晰可見,所需的解像效能比英文字母多幾倍。經過多次反覆設計與試驗,並隨著第二個鏡頭原型製作完成,尼克爾 5cm f/3.5 得以完善。Koana 教授運用最新製成的尼克爾鏡頭,將樋口一葉的小說《青梅竹馬》全書 70 頁放到一張微型卡裡, 震驚全球。

Azuma 先生和 Wakimoto 先生收到 Koana 教授的邀請後,便開發了微距尼克爾鏡頭。1956 年,S 接環相機專用的微距尼克爾 5cm f/3.5 面世。隨著時間過去,尼康 F 的時代到了。Wakimoto 先生開始修改設計,將大受歡迎的 S 尼克爾鏡頭後方對焦距離擴闊。如此一來,對焦距離擴闊了 5mm,促成了微距尼克爾自動 55mm F3.5 面市,使「微距尼克爾」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

最先於 1961 年推出的,是一款手動鏡頭,可讓攝影師運用同一支鏡頭、同一放大倍率拍攝。1963 年推出的微距尼克爾 (Micro Nikkor) 自動 55mm F3.5 配備自動光圈機制,將鏡頭拍攝的最高放大倍率定於 0.5—微距尼克爾的歷史這才真正開始。

PC 尼克爾 35mm f/3.5

(1962 年,全球首創單鏡反光 PC 機制)

PC 尼克爾是一款單鏡反光相機專用的可拆式鏡頭,在 1962 年 7 月推出時獲得廣泛讚譽。開發人員的概念,旨在開發極其易攜的 35mm (135) 單鏡反光相機,實現大型相機其中一種最自然的技術—那就是翻揭-移軸技術。他們進行過無數次設計試驗,PC 尼克爾 35mm f/3.5 終於誕生。最初的鏡頭原型設有翻揭機制,但 35mm 廣角鏡頭有別於較大鏡頭,其所拍攝的主體景深深度充足,翻揭機制肯定用處不大,開發人員便把機制移除。正因如此,鏡頭極致小巧,機制簡單易用。無可否認,開發這些 PC 尼克爾鏡頭成功與否,絕大部份取決於機械 (鏡頭) 設計師的才能。

OP 魚眼尼克爾 10mm f/5.6

(1968 年,全球首款配備非球面鏡片的單鏡反光鏡頭)

尼康魚眼鏡頭發展歷史悠久,第一款是 1938 年推出的 16mm f/8 (180 度畫角) 魚眼鏡頭。到了 1957 年 3 月,這款鏡頭經過改良,成為魚眼尼克爾 16.3mm f/8。繼 7.5mm f/5.6 之後,尼康於 1968 年再推出 OP 魚眼尼克爾 10mm f/5.6,是尼克爾第四代魚眼鏡頭 。OP 魚眼鏡頭是運用正面投影的鏡頭,相比起其他魚眼鏡頭,它呈現的中心主體大很多,周邊的主體看起來更扁、更小。鏡頭最前面的鏡片用上非球面鏡片,便可以創造準確的正面投影效果。因此,OP 魚眼鏡頭除了是全球首款正面投影魚眼鏡頭外,亦是全球首款為單鏡反光相機而設的非球面鏡片鏡頭。

1970’s
自動對焦尼克爾 35mm f/1.4

(1971 年,尼克爾首款多重塗層鏡頭)

當時,尼康有計劃進一步提升 W 尼克爾 35.cm f/1.8 的速度;此外,鏡頭設計已設定為廣角模式,卻須將標準鏡頭與濾鏡大小保留於同一直徑,故形成限制。Yoshiyuki Shimizu 被委派設計這款鏡頭,1971 年製成推出,是為首款多重塗層尼克爾鏡頭,也是全球首款為單鏡反光相機而設的 35mm f/1.4 鏡頭,剛好把當時日本光學工業所有最優秀的技術集於一身。這款鏡頭登場後,各款鏡頭都經歷多番演變;而尼康最近亦研發了超級綜合塗層。然而,鏡頭設計化作全新尼克爾鏡頭之際,當中其實已進行了光學調整。鏡頭推出後,Teruyoshi Tsunajima 沒有改變過鏡頭的結構,但改變了鏡頭鏡片的組合和曲率,以提升光圈的效率。這款鏡頭在往後 30 年都獲廣泛應用,原因在於尼克爾不斷追求完美和進步。時至今日,濾鏡接口大小為 52mm 的 35mm f/1.4 鏡頭仍然後無來者。因此,這款鏡頭到現在仍被稱為最小巧的單鏡反光相機專用 35mm f/1.4 鏡頭。









奧運專用超遠攝鏡頭 300mm f/2.8

(專為 1972 年札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設)

運動和新聞攝影師的建議,對於開發遠攝和超遠攝鏡頭非常重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尼克爾鏡頭系列的多款鏡頭都與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係。例如:一些著重對焦之器材所使用的自動對焦尼克爾 400mm f/4.5、自動對焦尼克爾 600mm f/5.6、自動對焦尼克爾 800mm f/8 及自動對焦尼克爾 1200mm f/11 皆專為 1964 年的東京奧運研發,尼克爾-H 300mm f/2.8 的出現則與 1972 年札幌冬季奧運相關。尼克爾的第一支尼克爾-H 300mm f/2.8 是應新聞攝影師要求而生:當時,新聞工作者期望有一支鏡頭,可以讓他們在札幌冬季奧運會的室內比賽中,拍攝清晰銳利的相片,突破距離界限。當您今日說起尼克爾-H 300mm f/2.8,所指的可能是一支專業和業餘攝影師都很喜愛的遠攝鏡頭,但它最初開發之時,僅是為特殊用途而設的專業設備。在鏡頭芸芸特點之中,最重要的是採用了特殊低色散鏡片 (後來被專稱為「ED (超低色散)」鏡片),可完全消除遠攝鏡頭極常見的色差現象;另一主要特色,則是其光學系統以光圈為中心,提供單一標準光圈,而非自動光圈。當時的專業攝影師表示:「拍攝室內賽事時,我們只會在近距離攝影時放大光圈。較小的光圈其實只適用於慢速拍攝;所以,即使光圈無法自動調校,亦根本不成問題。正因如此,高效能才是重點!」尼克爾-H 300mm f/2.8 的光學設計由 Yoshiyuki Shimizu 完成,其影像圈可覆蓋 6 x 6 範圍,實屬驚喜之作。除了有效修正色差、帶有少量球面像差及輕微修正不足的感覺外,這款鏡頭幾乎沒有出現像散,而且場曲率為負數。除此之外,它的解像度高,色彩分離絕佳,使攝影師能拍出良好的漸變效果和背景散景效果。

1990’s
Ai AF DC NIKKOR 135mm f/2D

(1991 年,淺焦點中遠攝鏡頭)

這是一款極其進取、玩味甚濃的鏡頭,能解決「無法同時捕捉前景與背景散景效果」的重大光學問題。一般人都喜歡中央集中大量光線、而四周有眩光的散景效果。換言之,散景效果的形狀與其餘的球面像差本質息息相關,所以才無法使前景與背景同時擁有散景效果。正因如此,DC (柔焦影像控制) 概念應運而生,讓用家選擇取向,以配合不同類型的影像。當然,散景效果只有大鏡頭可以做到。這款鏡頭配備 RF (後方對焦) 功能,以達致高速自動對焦。

這是一款經改裝的 Gauss 型 6 組 7 片鏡頭,配備 DC 光圈環,每個光圈值都能產生最佳的球面像差效果,移動第 3 塊及第 4 塊鏡片即可;而最後 3 塊鏡片則用作後方對焦。如果想減少散景,可把光圈設定為 f/5.6。如果光圈設定得太小,DC 效果會變差;但鏡頭原本設計的最大光圈可達 f/11,所以 DC 光圈環仍然可以扭到那個位置。這是為了保持玩味而設—只消將光圈環轉動至最大值,便會展現有趣的柔焦效果。這款鏡頭配搭數碼相機使用時,可讓您即時查看 DC 效果,更能發揮它的效能。

AF 變焦微距尼克爾 ED 70-180mm f/4.5-5.6D

(1997 年,全球首款 AF 變焦微距鏡頭)

微距攝影須用到變焦功能。例如:使用三腳架進行微距拍攝時,即使用上自己最熟悉的鏡頭,切換放大倍率也不容易。不過,如果鏡頭可以變焦,便會方便得多。就是這個信念,促使尼克爾開發這款由兩截獨立鏡頭組成的變焦微距鏡頭,讓用家使用變焦功能時,仍能保持距離不變。出色鏡頭應運而生,協助用家輕鬆拍攝,而毋須變換拍攝距離或對焦點。這款鏡頭的另一特性,就是不管在什麼距離,只要使用雙倍曝光,影像都不會變暗。鏡頭於 1997 年推出後便極受歡迎,繼而贏取多個獎項,並於一個學術會議中初度榮獲光學設計獎項。這款鏡頭特別深得光學設計師喜愛,也許原因如下:只有它,才能讓攝影師們感受到自由使用鏡頭的滋味—近拍特寫時能快速對焦,又可以運用變焦功能細緻地調校構圖。這款鏡頭非常適合拍攝花卉或山景。

2000’s
AF 變焦尼克爾 80-400mm f/4.5-5.6D VR

(2000 年,尼克爾首款自動修正手震效果的鏡頭)

這款鏡頭在 1994 年面世時,因為太早推出而不甚受歡迎;然而,隨著尼康及後推出全球首款鏡頭內置減震技術的尼康 700VRQD 變焦相機,這款鏡頭便成為首款配備減震技術的可拆式鏡頭,與相機完美相配。這款變焦鏡頭由嚴肅淡定的光學設計師 Masayuki Aoki 製造,配備 6 組鏡片,其中 1 組採用凸透鏡,功能反映了製造者的性格。它亦有兩組鏡片運用屬現代標準功能的減震技術—這樣一來,只要啟動減震功能,鏡頭便能呈現穩定的光學效果,甚少削弱效能。